查看原文
其他

华人父母到澳洲养老,靠谱吗?

CX 澳洲财经见闻 2023-11-22



共3218字|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




“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
孝敬父母,天经地义,可如今,在父母身边尽孝道,似乎变得越来越困难。


尤其是身处南半球澳大利亚的子女们,想与父母见一面都难,更别说在身边尽孝。


目前,父母与子女天各一方已属常态。


对于在海外工作的子女来说,侍奉父母确有难度,更遑论“居则致其敬,养则致其乐,病则致其忧”。


如何让父母安享晚年,成为海外游子的一道考题。


对我们很多人来说,小的时候都觉得父母是“超人”一样的存在。


他们一进厨房就变出一桌好菜、一进书房作业本上的难题就迎刃而解、一掏出钱包喜欢的东西就能属于我们、一出校门就能看到傍晚阳光里发着光的他们来接我回家。


随着我们渐渐长大,我们背井离乡,远渡重洋。对不能陪伴父母感到抱歉的时候,父母又会像超人一般坚定地告诉我们,不用担心,他们可以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熟悉的生活环境奔赴海外,只为与我们朝夕相处。


要知道,做这个决定对他们来说,是需要十二分爱与勇气。


即使早知道来到澳洲之后会语言不通,离开了国内熟悉而广泛的社交网络会觉得孤独。


连搭巴士、买东西等基本的出行都可能备受困扰,文化上的差异也会使生活状况困难重重。但父母依然愿意飞越大半个地球来到我们身边。


而作为子女,此时此刻需要的是成为父母的“超人”,在澳洲提前为父母做好规划。


让他们可以在南半球安心变老。


但现实是真的如此“简单“吗?



父母在澳,“幸福指数”有几分?


事实上,远渡重洋,含饴弄孙、乐也融融的背后也会有着不少无奈。


一直以来,澳洲以环境好、福利高备受老人们的向往。


不过,在这个众口称颂的养老“圣地”的光环下,很多中国老人在默默经历着不为人知的艰辛。  


语言壁垒无法逾越


语言不通,老人难免会觉得孤独。


语言是华裔老人融进澳洲社会最大的壁垒,并且几乎难以逾越,以悉尼为例,99%的华裔老人全无英文基础,很多人连ABC都不熟悉。


对最初来澳的老人而言,连搭巴士、买东西等基本的出行都备受困扰,在各个站台上、巴士站拿着中英文地址条问路的老人时常可见。


尤其若住在西人区,离开了国内熟悉而广泛的社交网络,邻里间的陌生和出行不便,这些都让老人无所适从,孤独展天盖地而来。加上文化上的差异,生活状况令人担忧。


丧失独立能力


“无论身体状况好坏,很多老人来澳后以为自己‘瘸’了”。


在国内时,可以开车,可以搭乘公交车、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。但来到澳洲以后,大多数中国老人却对“出门儿遛弯儿“都有着深深的恐惧。


许多华人华侨赴澳大利亚打拼多年,希望让父母能够安享晚年。然而近年来,在澳大利亚生活的华裔老人走失事件却频频发生。曾有不少老人在迷路后,由于语言不通无法求助,致使悲剧的发生。


心理落差感严重


对一部分之前在国内德高看重的老人而言,他们更需面对极大的心理落差。


例如,有媒体曾报道过,有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来澳前曾在中国某间法院工作,如今却因想要减轻子女经济负担,也实现自己的经济独立而去做清洁,其中落差感无以言喻。



在中国时,老人的地位相对较高,有房有退休金有亲朋好友,很多子女都靠老人资助买房;到了澳洲,老人完全依靠子女,心态谦卑,将自己的地位放得很低。这种从属关系上的转变,直接导致了很多悲剧的发生。


高估澳洲福利政策


许多中国老人在最开始就犯了一个错误:在中国时,砸锅卖铁送子女来澳留学;子女定居后,又再一次卖房卖地或举债移民来澳团圆。这种破釜沉船的做法,除了对子女的孝敬分外自信外,对澳洲的福利也抱有信心。


很多老人来澳后生活的艰难,便是源于这份信心。


事实上,在澳洲想要凭养老金完全实现经济独立,老人们必须至少在澳生活10年以上,在此之前只能享受一些如Medicare等基本保障。


医疗保健系统复杂,导致就医困难


对老人而言,健康是生活要素的重中之重。但对华裔老人而言,尽管持有一张Medicare医保卡,繁冗复杂的医疗保健程序仍是令他们无所适从。


在澳洲政府“多元文化”和“高福利”的粉饰下,许多华裔老人们在背井离乡地咀嚼着他们始料不及的痛。


多一点资助,多一点政策上的改善,多一点关怀,多一点文化上的理解,多一点针对老人的热心政策,要走的路还有很长。



移民父母需要提早定制养老规划

在澳大利亚,可选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:


  • 由澳大利亚政府提供资助,在居民家中进行的家中护理;

  • 由澳大利亚政府提供资助,在养老院中进行的院所老年护理;

  • 由澳大利亚国家政府和州/领地政府联合资助的,在居民家中或在社区场所中进行的社区护理;

  • 私人资助,在居民家中或院所提供的其它老年护理服务。


澳大利亚人在世界范围内绝对称得上是长寿。


根据Intergenerational Report的预测:到2055年,澳大利亚将会有近4万人庆祝自己100岁生日,而这4万长寿老人中,起码有一半是在养老院(Aged Care Home)里颐养天年。


在澳大利亚,主要的养老院运营组织都是非营利性质的,但政府相关机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近期批建的养老院中有63%为营利性质,与此同时,有一部分地方议会也将其持有的养老资产出售给了私有买家;这也意味着,澳大利亚养老产业已经开始向偏重营利性质发展。


可以说,目前澳大利亚养老院产业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。


在养老产业兴起之初,其运营者往往是宗教、社区及慈善组织为主体,但在经过近30年的变革发展之后,私有企业投资、私人投资、海外投资者、养老基金、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开始进入澳大利亚养老产业,并不断增加着自身在这个产业中所占的份额、规模以及影响力。


例如:Macquarie Bank, AMP Capital, Japara 以及BUPA,都在全澳范围内拥有合计约数千床位规模的养老院产业。



那么对于在澳洲的华裔老人来说,当孩子们工作太忙,无暇照顾自己;随着年龄不断增加,身体机能越来越不如前,澳洲养老院对于华人来说会是一个好选择吗? 


对于大多数华裔老人来说,入住养老院也是心里的一个“坎儿”,多数老人在赴澳之初,都是希望能够过上“三代同堂,含饴弄孙”的生活。


但随着身体机能的不断衰退,在需要人照顾的时候,澳洲养老院还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。


美国有一位叫Berry的学者在97年的时候,曾经提出过一项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。


他将移民的文化适应程度分成了四个象限:


· 第一种,既能够尊重和认同自己的身份,同时又能重视和维护跟异族的关系,那就叫“整合(Integration)”,是最好的一种情况。


· 第二种,重视东方文化,对西方文化不感兴趣也不接触,这种情况叫做“隔离(Separation)”。这个象限的情况是:我是中国人留在海外,在这个Separation的状况下,我还是很快乐,为什么?我去我的唐人街,找我的中国朋友,吃我的中国餐,参与我的中国活动。我的活动圈虽然不那么大,基本上还是有我自己足够的空间,精神上还是蛮愉快的。


· 第三种就是中国人来了海外后,反而比较少想和中国人接触,交往的朋友都是西方人,讲的也是英文,参加的也是西方人的活动,在西方社会中发展自己的圈子,这种叫做“同化Assimilation”。


· 而最后一种就是空架子,对自己的文化没有兴趣,对西方的文化也没有什么兴趣去了解,叫“边缘化marginalization”。这也是所有的适应过程中是最糟的状况。


对于,移民父母来说,更现实的理想状况应该是第二种。


不同于居住在国内养老院的老人,华裔老人在澳洲养老院里所需面对的不仅仅是独自生活的孤寂感;更需要克服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,挑战同工作人员们和其他老人居住者零交流的沟通状态,以及去习惯与自己大相径庭的生活文化环境。


这些种种外在和内在因素,导致了在澳华裔老人晚年生活质量引人堪忧的局面。


结语


曾经在与一位被子女接到澳洲来的老人聊天,谈到养老问题时,老人这样说:


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,但下一代人总要比我们这代活得好,所以,总要牺牲一代人吧。”


在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,不免鼻子一酸,感觉泪水就要涌上眼眶。


对,没错,确实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。


但要是在澳洲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幸福,这幸福还能融在一起,那该多好啊。



每个背井离乡,远渡重洋的游子都听过这样一句话,且多少个深夜为之辗转反侧。


“父母在,不远游。”


许多人,也为了这句话放弃在海外的规划,回到了国内父母身边。


其实,这句话还有下半句,完整的诗句应该是: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”。


“方”字的意思,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。


我将其做了三种解释:游历的方向(未来的规划)、安身立命的方法、安顿及照应父母的办法。

  

当今人世,通讯发达,交通便捷,天涯若比邻;不像古代社会,生离近乎死别,远游即是音信杳然。


因此,父母在也不妨远游。


但是,要在远游的途中,找到三个“方”,让父母得以安心、安身。


希望每个华裔老人在奔赴澳洲的路上,都相信自己是在回家的路上。下了飞机见到儿女,一个拥抱。


所以,整体感受下来,你觉得华人父母到澳洲养老这件事,靠谱吗?


欢迎在评论区留言。



*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后台删除

推荐阅读

20

10-2023

别来澳洲生娃,我已经养不起孩子了!

19

10-2023

我拼尽全力,也要在澳洲留下来!

18

10-2023

陪葬原油!伤亡过万,以哈战争背后的大国角力才是压轴大戏!

推广

感谢大家的阅读,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,可以在下方直接点赞、推荐一下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